在市民的印象里,以前龍湖溝水體嚴重污染發(fā)黑發(fā)臭,一度被貼上“臭水溝”的“標簽”。今年2月中旬,當經過約四個月整治后引水、蓄水,一汪碧水的龍湖溝呈現出的容貌,顛覆了原有的形象,也驚艷了世人的眼球。
這是我市龍湖溝、新河溝、三腳關溝和港區(qū)排洪溝(下稱“四溝”)黑臭水體整治及水質提升的階段成果。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,汕頭市市政工程維修中心啟動“四溝”黑臭水體整治及水質提升項目,項目總投資約1.08億,施工內容主要分為管道截污和生態(tài)修復兩大部分。目前,“四溝”整治一期工作已經完成,元宵節(jié)過后,二期工程很快也將啟動,預計今年9月份全部完成。
春節(jié)期間,“四溝”整治暫告一段落,水體黑臭得到有效抑制,水質明顯改善,水環(huán)境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也正逐步恢復。水變好了,河道周邊的生活環(huán)境得到改善,有了親水空間,出來活動鍛煉的人自然也多了,“風評”一路見好。
清澈透亮的韓江水從鷗下關經過引水渠滾滾而來,由梅東穿河涵奔騰流入龍湖溝,一路向南流向龍湖關泵站出海。沿線綿延分流,一支經過天山泵站提升進入星湖公園(三腳關溝),另一支經過節(jié)能閘引水進入新河溝,流向港區(qū)排洪溝,再通過黃厝圍排入大海。水流穿梭貫穿流經城市腹地,一氣呵成,不僅承擔城市泄洪排澇功能,形成汕頭獨特的水系脈絡,明澈如鑒的河水也構成美麗的城市水體景觀。
聲明: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,僅供參考,交流之目的,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創(chuàng)和機構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